首页 > 都市小说 > 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 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第209节

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第209节(1/2)

目录
好书推荐: 否(校园1v1h) 核心世界 我本意其实是爽一晚就走(百合abo) 骨中钉(母子,H,强制爱) 只想要你的保护而已 纸醉金迷 她只单纯的好色而已(NPH) 破罐子破摔 禁忌校园之纯情 風月录

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第209节

请罪

盯上霍去病的何止一个卫子夫, 早朝后的卫青把霍去病叫上。

霍去病似乎稳重了些,刘挽救他的事,对霍去病而言同样是巨大的冲击。

卫青扫过身着一身黑色朝服的霍去病,心里亦欣慰之极, 毕竟从小骄傲又倔强的外甥, 他曾担心霍去病将来会不会变成一个纨绔子弟。好在, 霍去病并没有, 如今的他长成一个可以担起重担的好男儿,再没有比这个更让卫青高兴了。

“舅舅想过, 泰永为何要对郑家出手吗?”可是, 卫青想说的话没来得及开口, 霍去病迎头问起卫青这个问题。

卫青听到郑这个字, 事因他而起,那一家子以为捏着他的前程能够威胁他,却如何也料不到会有一个刘挽杀出来。

威胁,笑话, 卫青或许在处理这件事情上不好插手, 刘挽从来不需要有所顾忌。

然,话从霍去病嘴里问出来,卫青不得不重新审视。

“何意?”刘挽选择对郑家出手,不是因为郑家企图对卫青不利?刘挽是在为卫青解决这些人而已?

霍去病道:“河东,平阳。”

此两个词落下,平阳二字更是一语双关吧。

卫青张了张嘴, 霍去病道:“我感觉泰永在下一场很盘的棋。正因如此, 才会引起一系列的事情。包括陛下被人行刺。”

不怪霍去病有此想法, 他是个聪明人, 诸多听起来似乎没有牵连的事, 实则都千丝万缕的联系。无非是利。

卫青此刻还能有心关心刘挽和霍去病怎么回事?霍去病对刘挽是何态度?

无论是郑家,亦或者是平阳长公主,卫青都须提起十二分小心应对。他现在最担心的莫过于平阳长公主触及刘彻的底线。

不,不会的,平阳长公主好权好利不假,她该知道她的权势地位是谁所赐,倘若刘彻有半分差池,她断不会有如今的地位。

况且,曹襄和卫长公主大婚在即,平阳长公主断不会生出旁的事端,以令自身陷于泥泞之中。重点在于河东,平阳长公主的封地。

霍去病提及此事之后,注意到卫青变脸,“舅舅,我们如果不帮泰永,没有人能帮。”

“不,我们不能出手。倘若我们出手,性质不同,陛下有可能不会站在泰永那一边。”卫青脑子飞快的转动,听清霍去病的话后,反而阻止霍去病出手。

“你要明白,泰永从不做没有把握的事,她没有向我们开口,证明事情不适合我们出手,倘若我们干预,更有可能毁了她的全盘计划。泰永有能力,有本事布局,她必不会没有准备后手。”卫青顾忌的从来都是在刘挽身后的刘彻。

落子无悔,刘挽开了局,接下来最需要关注的人不再是刘挽,而是刘彻,刘彻的态度至关重要。显然张汤出手,前往河东平阳彻查此事,证明在刘彻心里,此时是支持刘挽在暗中的推动的。他们并不知刘挽还有多少安排,贸然出手,极有可能适得其反,坏刘挽大事。

霍去病张嘴,卫青叮嘱道:“泰永从来不和我们提,因为我们不适合出手。你要懂得泰永一番良苦用心。”

先前的霍去病从来不管练兵和战场外的事,如今突然想帮上刘挽一把,卫青不知该说是好事亦或者是坏事。但卫青知道,需要他们帮忙的时候,刘挽断不会跟他们客气。不吱声的刘挽,要的是他们保持原本状态。

“是。”霍去病咬住唇,终是承认他有不便之处。刘挽,她若有需要,定会和霍去病或者卫青开口。没说,只能是不合适。

“你的心乱了。这不是好事。”卫青提醒霍去病,心神不宁,容易出大事,因而好些本来卫青要跟霍去病说的话,都不好说了。

“若是静不下来,去练兵吧。用你自己的方式平静下来。”卫青的话落下,霍去病认可无比,“泰永平安,我留下帮不上她。我去请陛下让我去练兵。城中诸事,如果生出变故,舅舅要及时通知我。”

霍去病何尝不是意识到他现在的状态不对,可刘挽的情况不太确定,霍去病想去练兵,又一时不好离去。卫青一提,霍去病终是下定决心。

他们都长大了,哪怕他不放心,他也不可能守在刘挽身边。与其留下来或许会生出旁的变故,不如他去静静心。

卫青应一声,不静心的霍去病留下或许会成为隐患。不妥。

而在这时的未央宫,刚下朝的刘彻准备松口气,华刻来报,“陛下,馆陶大长公主求见。”

多少年了,馆陶大长公主是很少来寻刘彻的,听着华刻的语气很是郑重。

“请。”刘彻眼神微敛,请馆陶大长公主。

馆陶大长公主毕竟上了年纪,见刘彻时待要行以大礼,刘彻急忙上前将馆陶大长公主扶起道:“姑姑何必行此大礼,快请坐。”

亲自扶的馆陶大长公主坐下,馆陶大长公主连声道谢,刘彻亦不道外道:“姑姑往后有事寻朕,直接进来就是,不必通传。”

听听这话,馆陶大长公主道:“陛下日理万机,我如今上年纪了,能帮陛下的事情不多,也不便叨扰陛下。不过,这一回,也算是为大汉,为陛下,再做一回。”

话说着意示身后的陈须将盒子奉上。

刘彻莫名,“姑姑这是?”

“这些年陈家及我在封地内的所有田地账本。说来,这些年是我太贪了。”话说着馆陶大长公主待要跪下,刘彻再一次将馆陶大长公主扶起道:“姑姑说的哪里话。”

“也是我没有远见,以为在我手里得到的田地越多,越能留给儿孙,为了这些田地,强卖强买,用了不少手段,我对陛下有愧,对大汉有愧。”馆陶大长公主这回不管刘彻怎么扶,人都跪下了,刘彻连忙要将人扶起,馆陶大长公主叩首道:“请陛下责罚。”

馆陶大长公主都跪了,陈须这个当儿子的敢不跪吗?

刘彻值于此时明白了,馆陶大长公主有备而来。

“姑姑还有旁的事?”刘彻试探的一问,馆陶大长公主抬首同刘彻对视道:“去年听闻河东平阳之地有豪强士绅强占田地,致使民不聊生,今陛下既命廷尉前往查查,想来长安之地,天子脚下,更应该彻查一番。安容处这些年收容的无家可归的人越来越多。其中有不少是从外头飘泊而来的。”

言及于此,馆陶大长公主长长一叹,神色间透出几分悲天悯人。

“从前我确实不知,在我大汉境内,有许多的人无家可归,无田可耕。安容处的开展,让我知晓,原来我大汉有很多事情做得依然不够好,尤其像我们生为大汉的公主,生来得到旁人追求一生不可及的荣华富贵,而我们依然不知满足,一再苛责于民,想方设法从他们手中夺去生存的田地。”馆陶大长公主提及此,十分的羞愧,刘彻听在耳中,想问的是,确定在他眼前的是他的姑母馆陶大长公主?而不是刘挽?

亏得馆陶大长公主不知刘彻心中所想,否则定要狠狠的唾他一口。

咋的,除了刘挽,不许其他的大汉公主忧国忧民?

“姑姑如今知错而改,为时亦不晚。”别管刘彻心里如何的犯嘀咕,刘彻不得不承认,有馆陶大长公主出面上交多年来强占百姓的土地,借此机会查查长安,倘若谁敢不配合查查,大可顺势抄一回家,并无不可。

刘彻不需要看馆陶大长公主送上来的账目,单看每年国库赋税的收入在不断的锐减,刘彻便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在私下强占民田。

事关赋税,国之根本,刘彻不管是打仗亦或者治理国家,哪里不需要花钱,哪里又是缺得了钱的,他们该庆幸刘挽能挣钱,为刘彻挣够了支撑刘彻打仗花费的钱,否则没有一个人能够逃得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