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2/2)
我在阴冷厂督身边吃香喝辣第499章
唯一波及底层百姓,还只有一个,那就是先前的弥州大火!
这也是寇承嗣被弹劾得这么狠被民间唾骂得那么厉害的真正原因。
“女帝陛下,不管如何,她都比那东宫强太多了!”
神熙女帝,只要不涉及皇权和帝位,她是一个相当合格且优秀的帝皇。
她勤政,登基后便把早朝从四品往上拓展到东都内的六品以上的文臣武将,非当值城禁宫禁者,无故不到朝一律杖责二十,累积三次降一级。
把具折上奏的资格也拓宽正五品及往上,不管地方中央,每月至少上表一封,并且得言之有物。
她多大年纪了?
这得多少的工作量。
除此之外,还有种种利国利民的施政。
正如,想折服家变前的裴玄素这样的真正绝艳英才,是得有真正的帝皇魅力和施政方针手段的。
同理还有太祖皇帝。
太祖皇帝本来可以一口气解决所有门阀,不给他建立的新朝留下的这么多的隐患的。但代价是内战多打个十来年,海内人口至少再折损三分之一。
他再三思虑,在个人霸业和千千万万的百姓及壮丁之间,他最终选择了后者。
南北统一之后,他虽和门阀及寇氏各种如火如荼,但也始终惦记的北狄,最后御驾亲征一路战至北狄王廷,彻底解决了北狄后患。
就是为了给中原王朝长达数十年的空挡。
就算他驾崩后,再怎么死去活来,也无外寇入侵之忧。
当时太祖皇帝已经五十多了,战伤旧患无数,还是决定御驾亲征。
太祖皇帝和神熙女帝是有让人诟病的地方,但他们瑕不掩瑜。
这绝不是一个明太子可以相比拟的!
黄幸屡感觉明太子就像一个疯子,谁也不知神熙女帝驾崩,他获胜期间和之后会发生些什么?
就像这一次,大换将的事情黄幸屡还不知道。但神熙女帝是帝皇,她要考虑很多事情,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西蕃帝位更替已经结束,西边边防是否在换将期间稳固。
而这个明太子,在多年之前,他就开始参透西边的将领,这个问题他有考虑过吗?或许说,真的有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吗?
黄幸屡不知道。
但黄幸屡知道,神熙女帝比明太子靠谱太多了!
黄幸屡说到最后,泪盈于睫,他恨道:“你曾祖!你祖父!国公爷和世子爷二将军三将军他们,尤其你曾祖,一世英杰,如今梵州一带还有多少人供着他的身后牌位!你个竖子!你简直有辱门楣,不肖子孙,给你曾祖祖父他们脸上抹黑,坠他们的一世英名啊——”
“我恨啊——”
想当年,和太祖皇帝同期揭竿而起的这些人,哪个不是为了拯救黎庶于水火的有志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