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田小说 > 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 > 第34节

第34节(2/2)

目录
好书推荐: 穿成了德妃的妹妹[清穿] 入戏(作者:妄鸦) 渣尽四海八荒,遍地都是修罗场 重回九零:签到系统带我躺赢 诱捕之下[gb] 嫁三次仍完璧,不如守品质活寡 雪地微仰 陪房丫鬟 成为海岛文小炮灰[七零] [历史同人] 玛丽苏和三国和金手指

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第34节

这让翘首以待的崇祯皇帝欢喜异常,这个李适不仅嘴巴能说,还是一个能臣。

崇祯在自己的宫殿里面召见了李适,还没有看见李适的人影,崇祯便在门口等待。

王承恩不着痕迹的说道,“陛下,李大人还在路上,你还是先坐下来慢慢等吧。”

崇祯脸上露出久违的笑意,耐心给王承恩说道,

“我朝现在知兵的大臣实在太少,外面就一个孙传庭,现在又来了一个李适,真是祖宗保佑啊。”

王承恩也陪笑说道,

“陛下对李大人恩荣并济,李大人报效陛下也是应该之举。”

崇祯再次抬头看了一下远处,李适的影子慢慢出现,崇祯顿时喜上眉梢,

“承恩啊,朕觉得李卿和其他的大臣不一样。中兴大明的重任肯定要靠李卿,朕有这个直觉。”

王承恩看到崇祯满脸笑意,也为他感到高兴,毕竟崇祯真的好久没有笑过了。

李适远远便看到崇祯在门口等自己,于是马上小跑起来。

虽然宫廷之内跑动有失礼仪,但是崇祯此时只觉得李适是个性情中人,对自己那是无比的忠诚。

隔得好远崇祯便开口说道,“李卿,不要跑,不急,不急。”

李适可不会停下,还是跑到崇祯面前,恭恭敬敬的行礼。崇祯很热情的把李适拉到房内,李适真是受宠若惊。

“李卿,朕以前以为你只是说话厉害,现在朕发现你居然还是一个能臣。”

李适???现在才发现,看来崇祯皇帝的眼光确实不行啊。

“陛下过奖了,实际上臣也是硬着头皮上的。陛下需要有人站出来,臣就要站出来。”

“臣自崇祯十三年科举中第以来,至今不过三年。陛下对臣恩荣并济,臣无以为报,只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崇祯不由开怀大笑,哪个领导不喜欢又忠心又有能力的下属啊。

“李卿真是朕的好大臣,只可惜相见恨晚,要是李卿能早点出现,我大明肯定不会如今天一样。”

李适心里却吐槽道,不晚,现在刚刚好,要是早了你这大明我也收拾不了。

“陛下太过了,臣不过是平庸之姿。但是奈何陛下以国士待我,臣必然要肝脑涂地报效陛下。”

崇祯再次哈哈大笑,

“李卿真是太谦虚了,就凭你独自一人便解决京营的暴乱,朕就知道李卿你是一个能臣。”

自筹军饷

李适心中得意,被皇帝如此夸奖,感觉还是有点小爽。

但是李适忍住得意,还是一本正经的说道,

“怎么是凭臣一个人呢,要是没有陛下你的鼎力相助,臣怎么可能迅速平定暴乱。”

果然崇祯脸上的笑意更甚了,这个李卿确实言之有理,要是没有朕忍痛挤出的五万两,李卿也不会这么快平定暴乱。

想到这里,崇祯顿时心紧了一下。迅速盘点了一下自己的家底,还有二十多万两,太穷啦!而国库现在估计空空如也了吧。

崇祯没有把自己的忧心表现出来,还是很温和的对李适说道,

“李卿,快告诉朕此次事件的具体经过。”

半晌,得知事情原委的崇祯,刚才还喜气洋洋的笑脸顿时变得铁青。

其实崇祯早就怀疑有朱纯臣的影子,但是没有想到是他一手谋划的,当然这都是李适的片面之词。

李适根本没有经过严格的审讯,只是走了一个过场,反正最后的矛头指向朱纯臣就行,而自己达到目的就行。

见崇祯脸色不好,李适劝慰道,

“陛下,其实这也不是坏事,京营本来就被部分不良勋贵把持,弄得乌烟瘴气。正好趁这个机会好好整顿京营。”

“京营是京师的根本,是大明的命脉,只要稳住搞好京营,陛下就立于不败之地。”

崇祯脸色好了些,也确实如李适所言,这是一个整顿京营的好机会。

但是崇祯生气的是朱纯臣罔顾自己的信任,朱纯臣想要逼宫,朱纯臣不把自己放在眼里,朱纯臣勾结内阁大臣。

“李卿言之有理,这京营的整顿工作就交给李卿你了。”

李适大喜,京营终于彻底到手。不过想到穷得叮当响的国库,李适就一阵头痛,还是得搞钱。

“陛下,臣一定好好整顿京营。不过京营现在已经欠饷三个月,昨年还有两个月的军饷没有发,士兵们的怨气都很大啊。”

崇祯本来缓解了一些的脸色再次难看起来,不过还是好言对李适说道,

“李卿,你也知道大明目前财政困难。等到今年秋税到了后,朕一定向你这边多倾斜一点。”

李适心里撇撇嘴,要真等到秋水,估计士兵们把我撕碎的心都有了。就算等到了秋税也不可能把军饷给发完,我可是保证要给士兵尽快补发军饷。

李适装作哭丧着脸,“陛下,我可是答应了士卒,要尽快补发军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