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第三十六章 昙花一现的黄杏坊-九州经-污书屋
首页 > 都市小说 > 九州经 > 第三十六章 昙花一现的黄杏坊

第三十六章 昙花一现的黄杏坊(1/2)

目录
好书推荐: 雷雨天(校园1v1,h) 全后宫都能听到废皇后的心声[清穿] 被传不孕后,嫁军官老公一胎三宝 被逃婚后嫁给豪门假少爷 惊!死对头是锦鲤?看我抱着猛吸 兼职经纪人[娱乐圈] 学弟,不可以这样 斗罗之十二生肖塔 钓系影帝诱,粉丝易上心 月光潮汐

九州经第三十六章 昙花一现的黄杏坊

<dt css="rd">

&esp;&esp;一月中旬,边境战争持续了半月,每三天就有紧急军情送达牧野城,城中戒备森严,重开宵禁,手握兵权的豪门都在调兵遣将,征收钱粮。甚至开始强征民兵,押往前线服役,一时人心惶惶。

&esp;&esp;这几天黄杏坊关门歇业,这间神奇的丹药铺如昙花一现,还没来得及在牧野城惊起波澜,就沉寂下去。楚望舒专心修炼无垢道体,将第二重推至圆满,第二层圆满,则肌肤莹润,皎皎如光。

&esp;&esp;玉华阁。

&esp;&esp;第三层炼丹房,一尊两人高的青铜丹炉摆在中央,三足圆顶,炉身雕刻花纹,中心太极图,气孔中火光熊熊,顶盖的小孔中飘出淡淡的药香。丹阳子站在丹炉边的高台上,眯着眼凝视丹室的动静,时而吩咐童子加炭或减炭,眼睛里有少许血丝。

&esp;&esp;半柱香后,药香越来越浓郁,充斥丹房。丹阳子浑浊的眸子顿时一亮,低喝道:“快快灭火。”

&esp;&esp;童子拉开火炉门,用铜铲小心翼翼将炭火清理出来。转身跑去桌上拿来小木铲和盘子,喜滋滋道:“老爷,成了?”

&esp;&esp;丹阳子点点头,将药糊铲出,盛在盘里,交给童子,重重吐出一口气,坐在太师椅上喝茶。

&esp;&esp;边境战争如火如荼,药材供不应求,更别提丹药,偏偏又是这寒冬腊月的日子,消耗的全是仓库里堆积药材。普通药材倒是不需要玉华阁操心,豪门贵族自己想办法去,但牧野城盛产丹药的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前来购买丹药的豪门都踏破门槛了,玉华阁无法拒绝,因为这本是玉华阁建立的初衷之一。道门在各大城建立玉华阁,就是为战争时期给军队提供丹药。

&esp;&esp;玉华阁有七位炼丹师,为了供应军队需求,没日没夜的炼制丹药,失败率也越来越高。炼丹本来就是精细活,急不得的。逼迫的越紧,越容易失败。丹阳子自己也三天没合眼了,他炼制的是生肌丸,玉华阁诸多丹药中生肌丸可谓一骑绝尘,大受豪门好评。但这种丹药不好炼,而且得到丹方的时间尚短,整个玉华阁只有丹阳子能炼制。成丹率在五成左右,这些天他不眠不休,透支精神,成丹率下降到三成。

&esp;&esp;据说黑市里,一枚生肌丸的价格已经涨到十两银子。

&esp;&esp;“老爷老爷,城主府又派人来求丹了。要一百粒。”伙计在炼丹房外囔囔。

&esp;&esp;“老爷,元府的人来求丹,要两百粒。”又有伙计急匆匆跑上来。

&esp;&esp;“老爷,白府的人来求丹。”

&esp;&esp;“老爷,虞山府的人来求丹”

&esp;&esp;“老爷,公孙府的人来求丹”

&esp;&esp;“老爷,楚府派人求丹,说边境告急,急需丹药,请玉华阁务必支援。”

&esp;&esp;丹阳子心烦意乱,茶也喝不下去,怒道:“把最后五十粒生肌丸送去城主府,其他各府,一律回绝。”

&esp;&esp;门外终于安静了,丹阳子头疼的捏了捏太阳穴,前线的战况似乎远比想象的惨烈,这帮蛮子不合时宜的挑起战火,一副要玉石俱焚的样子。丹阳子道门出身,远比各大豪门族长要敏锐,他察觉出这次蛮夷攻打边境的背后有着端倪。

&esp;&esp;“老爷,咱们这生肌丸在黑市上能卖十两银子一粒呢。您今儿刚炼的两炉,可以卖五百两银子。”童子一边干活,一边说。

&esp;&esp;丹阳子眸光一冷,横了他一眼,童子没察觉到老爷的视线,弯腰铲着炭灰,继续说:“但据说最贵的还不是生肌丸,而是种叫做九光丹的疗伤药,能卖十五两银子呢。”

&esp;&esp;“九光丹?”丹阳子脸色一沉:“这是我们阁里的丹药吗?”

&esp;&esp;“不知道,据说是前阵子新开的那家黄杏坊的。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关门歇业了。我也是听人说的。”童子说。

&esp;&esp;丹阳子心中暗想,莫非是阁中有人偷了丹药去黑市贩卖,他并没有听说话九光丹,不过丹名可以随意改,这不是重点。生肌丸治疗外伤有奇效,然而玉华阁不是没有比生肌丸更珍贵的丹药,若是放在黑市上,自然更赚钱。

&esp;&esp;丹阳子觉得有人趁乱发横财,他沉声道:“你让你去黑市买一粒九光丹来。”

&esp;&esp;但是九光丹早就卖完了,黑市里也没有,玉华阁的伙计无功而返。

&esp;&esp;城主府!

&esp;&esp;拓跋无疆在书房中与幕僚议事,拓跋无疆今年四十,正值壮年,修为已迈入小真境巅峰,十年内有希望突破真人境。名副其实的牧野城第一高手,麾下养了两百幕僚,核心幕僚十人。拓跋家掌兵八万,悍将如云。观其外表,青袍长须,面容清逸,更像儒士。其实拓跋无疆同样也是兵法大家,早年与楚长辞齐名,继承城主之后,坐镇牧野城,十余年未踏入战场。

&esp;&esp;“蛮夷悍不畏死,前线损失惨重,城主,眼下要想减少士卒死伤,还得尽快购置药材。”有幕僚说。

&esp;&esp;“我们的商队已经前往青木、碧泽两城出发,购置药材粮草,等运往边境,只怕还有半月。”

&esp;&esp;“蛮夷飞蛾扑火,如同疯魔,此中定有原由,城主不妨派人前往蛮夷部落,一探究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