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红楼]薛家长子 第106节-[红楼]薛家长子-污书屋
首页 > 都市小说 > [红楼]薛家长子 > [红楼]薛家长子 第106节

[红楼]薛家长子 第106节(2/2)

目录
好书推荐: 穿越进黄油的我今天抽到了什么马赛克? 好姐姐(g1) 裂玉 群鸟沉默时 好姐姐(gl) 大陸禁書:新金瓶梅 乙女游戏之邱将军爱吃肉(古言.NP.H) 绛都春 不朽神王 仙域神君赵云

[红楼]薛家长子[红楼]薛家长子 第106节

薛母刚把今日的事安排好,瞧见二人进来,脸上便露出慈爱的笑意:“弟妹来了,宝琴快到我身边来。”

宝琴听话地坐到薛母身边,薛母拉住她白皙柔软的手,问她昨日睡得可好,早饭用得可香。

宝琴抱着薛母的胳膊,声音清脆:“昨儿入夜便睡了,今儿天光大亮了才起来,夜里刮风我都没听到。今儿早上小厨房准备的粳米江豆粥、蟹黄包、鱼汤面、玫瑰搽穰卷、烫干丝、拌黄瓜,都是我和妈爱吃的,那道鱼汤面鲜美异常,我十分喜爱。”

“喜欢就再让人给你做。”薛母笑呵呵的,“马上就要成婚了,你可要好好养着,吃好睡好,才能容光焕发,叫那梅大郎移不开眼。”

“伯娘~”宝琴娇嗔一声,羞得脸颊通红。

薛母和方氏都笑了出来。

薛母是真挺喜欢宝琴,她从前便与方氏关系好,没有分家的时候,宝琴很喜欢粘着这个温柔美丽的伯娘玩,有时候晚上还要和薛母一起睡,害得薛父只能睡书房。

虽然后来分家了,宝琴也大了些,没有从前那般亲近,但也是薛母看着长大的。

更何况宝琴容貌才情俱很出众,站在那里便似一朵亭亭玉立的粉莲,瞧着便令人新生欢喜。

再有一点,宝琴与宝钗年纪相当,宝钗常日不能归家,薛母身边有个宝琴,便仿佛女儿陪在身边了,多少有一些移情。

如此种种,越发把宝琴当成另一个女儿看待了。宝琴感受到薛母的真心,自然也越发亲近起来。方氏看在眼里,心中非常高兴。

她总是要回金陵的,女儿独自留在京中,日后少不得薛家照应,她与薛母的感情越好,方氏便会越安心。

宝琴和薛母说了会儿话,从小丫鬟手里接过一个匣子,笑道:“如今天儿凉了,我给伯娘做了一身衣裳,伯娘看喜不喜欢。”

薛母嗔怪:“你马上就要大婚了,绣嫁衣已经够忙的,有功夫还要给公婆做鞋,怎么还给我做衣裳?”

宝琴笑吟吟道:“伯娘待我好,我自然也想要孝顺伯娘。我还给大哥和宝钗姐姐做了衣裳,只是我手脚慢,还没有做好。”

“你有这份心意便好,什么时候都不迟。”薛母把匣子打开,看到里头叠得整整齐齐的衣裳,笑道,“琴丫头最知道我的心意,这花色正是我喜欢的。”

又去看那针脚和做工,赞道:“琴丫头的手艺真好,可见弟妹调教得好,日后那梅大郎有福了。”

宝琴又羞红了脸。

很快到了成婚当日,薛家被装扮得喜气洋洋,宾客往来不绝。薛虯、六叔和薛蝌在外头招待客人,薛母和宝钗则去给宝琴添妆。

宝琴居住的院子热闹非常,说话声、笑闹声不断,除了薛家故交,便是这些日子宝琴在宴会上认识的朋友,以及冲着与薛家相交来的夫人们。

见到薛母和宝钗进来,众人先是安静一瞬,接着更加热情地与她们说话攀谈,热闹极了。

刚当上伯府太夫人时,薛母不太习惯这样的场面,虽然薛家在金陵地位超群,她从前也是被人追捧着过来的,但到底不太一样。

金陵那些人出身不高,比起出身名门、算是低嫁的薛母来说就更不够看了,薛母面对她们自然没有压力。

可是如今对她示好的人都出身高贵,在薛家刚来京城时,与她们说一句话都很难得,从前薛母想着自己能成为她们之中的一员便心满意足了,没想到还能后来居上,成为她们仰望的人物。

再次庆幸自己养了个好儿子,感慨一番自己的运气。薛母笑着上前,送上她给宝琴的添妆。

作为伯娘、又是伯府的主人,众人想到薛母的添妆不会差,但也没想到她会这么大手笔。

——除了几套价值不菲的首饰头面,还有一间旺铺和一千两银子的银票,加起来总也有两三千两了!

要知道这时候银子购买力强,一般的大户人家成亲也用不了多少钱,以原著里的贾家为例,他们家的姑娘成亲,一人也才一万两,这是包括嫁妆和婚礼开支在内的全部花销,而贾环等家中小子成亲,统共才只预备了三千两。

贾家乃是国公府邸,又一向张扬奢靡,花费也不过如此,门第低一些的人家便更少了。

所以看到薛母给这么多添妆,不少人都在心中啧啧称奇,一边感慨薛家的富贵,两三千两银子说给就给,一边又惊叹她对宝琴的看重。

此事过后,薛家女儿的婚事更上了一个台阶,薛母的添妆也总是十分丰厚,即便比不上宝琴,也比一般人家强得多。再加上宗族额外给的一份嫁妆,让她们的嫁妆比同阶层的女孩儿丰厚许多。

这就是后话了。

此时,宝钗在薛母之后也送上自己准备的添妆,她准备的是一只宝石簪子,特殊之处在于这是端阳长公主给宝钗的,宝钗经过公主的同意,将之送给宝琴作为添妆。

这又叫众人惊讶了一回,比起价值,这簪子的意义更重要,有这支簪子在,梅家也要高看宝琴三分,日后与其他人家交际时带着这根簪子,旁人便要多给她几分脸面,宝钗也算用心了。

在场有些夫人看着沉稳大气的宝钗,心中微动,把自家和相近人家盘了一遍,看有没有可堪相配的儿郎,一边打趣:“妹妹都要出嫁了,你这个做姐姐的什么时候也找个乘龙快婿啊!”

宝钗白皙的脸颊染上一层红晕,更衬得人比花娇。她微微垂下眼睑,淡笑不语。

薛母含笑开口:“缘分的事哪里说的准,左右这丫头还小,得找个合适的才好。”

宝钗的年纪不能说小了,比她小的宝琴马上就要成亲,黛玉也已经定亲了。在场的夫人奶奶里便有与她同龄的,都已经为人妇为人母。

宝钗陪伴公主,婚事上腾挪的余地大些,但也不能说年纪小了。

其中一位年纪大些夫人不赞同道:“孩子的终身大事,你也该上心些。你家这丫头人品这才出众,可莫要耽误了!不知你家有什么要求,若有好的,我给留意着些。”

这位夫人是京都上层出名的热心人,地位高、认识的人也多,过去撮合过几桩婚事,说这话也是一番好心。

薛母不好推脱,也不能说出燕郡王之事,只能按照以前的要求随便说了几条,便借口宝琴的婚事不能喧宾夺主,把此事敷衍了过去。

很快便到了吉时,伴随着吹吹打打的喜乐,梅家的迎亲队伍到了。

梅家很是用了一番心思,

迎亲队伍人很不少,腰间都绑着一根红带子,喜气洋洋。还安排人沿途分发喜糖,与众人共享主家的喜气。梅大郎端坐在高头大马上,脸上带着灿烂的笑意。

无论知情还是不知情的,都很能理解梅大郎的高兴。

不知情的人看来,梅家能与新晋的皇上心腹薛家结亲,自然是好事一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