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农门春记 > 农门春记 第25节

农门春记 第25节(2/2)

目录
好书推荐: 蓝锈(纯百) 山鬼与夜莺 枝叶横生(姐弟) 她沒有想死,只是不想活 暗涌覆晚星 空恋(骨科兄妹) 伪装Alpha的她掉马了(NPH) 难言(BDSM) 各取所需(高干h) 死遁失败后(np)

农门春记农门春记 第25节

剩下的,也就是给足他们自由,孩子喜欢什么就做什么

对仨闺女他们都是一视同仁的,并不会觉得姑娘家就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别人怎么看夫妇俩都无所谓的。

孩子高兴就成。

李福欢才能自由自在地做自己想做的,李禄珍才能学医,李寿喜也才能继续念书,往后继续念还得花费更多呢。

吵闹的妇人们

另一边。

李福欢将小推车收拾妥当,就钻进厨房里边开始熬茶。

煮起来也不慢。

毕竟去的路程还能继续泡着,只要水是热的就成了。

李福欢麻利地煮好一大锅,就把小推车给拉过来灶台旁,旋即将煮好的茶汤给舀进去,一勺一勺的舀起来。

高高地倒下,这样还能过过风,让它稍微凉一些才行。

春日早晚都是带着点凉意,可中午还是很热的那种,太烫的茶汤可没有人会喜欢,这路上拉着去应该会凉些。

木推车上边的三个木桶都是细长形的,固定的很牢靠,这种形态汤汤水水也溅不起来,属实是很用心了的。

李福欢将凉茶汤装了一桶,又煮了普通的茶叶水一桶。

她打算凉茶卖两文钱一碗,因为她还会往里头兑一些糖,所以这个口感是甜滋滋的,就要稍微贵那么一点。

其他的茶叶水和普通的解暑单一山草药汤水就一文钱一大碗,然后是可以免费续的,但只限个人免费续的。

李福欢觉得自己设置的这个价格还是很亲民很合适的。

将所有东西准备好,这个小推车就是沉甸甸的很稳当。

好在设计到位,这些水晃晃荡荡也不怕它们洒出来一点儿。

李福欢之前还让他们帮忙做了点竹筒,一个叠一个可以放不少,外加一个木盆往推车的隔层一塞,洗竹筒的容器也有了,到时候只差找个有井水的地方,可以打水洗竹筒。

“出门可得当心,凡事别同人争,财不外露,晓得吧?”

苏氏看着大闺女已经把东西都准备好,也不禁担心到。

这姑娘家做买卖是真的少,妇人家倒是偶尔能见到一两位的,她非要出去的话,当爹娘的也是担心她被人欺负。

李福欢对着她娘安慰到:“安啦,别担心,小赵子让我去他学院门口或是码头那边,他就在附近,没啥大事儿。”

苏氏一听又是赵家小子,眉头也皱起来,但是也没多言,毕竟真到外边,也的确有个熟人会安心一些,况且他还会武,她便也只能开口说道:“那你可千万要当心。”

李福欢也不嫌弃她娘啰嗦,被人关心也是一种幸福的。

李顺这会儿也过来了,也让她多加小心,卖不出去也成。

李福欢听到这儿就连忙说道:“别别别,我这才开始做买卖呢,爹你可别说卖不出去,要说我开业大吉才是。”

李顺听见大闺女抱怨着,也不禁哈哈笑了起来,说好,“对对对,咱们闺女今日开张大吉,不能说这些丧气话!那爹就祝你顺顺利利挣大钱,平平安安地回来。”

苏氏看见这父女俩也是笑着无奈地摇摇头,让趁早去。

李福欢这才满意,拉着她的小推车就准备出发去了,她这会儿是只卖茶水,等到回头她有时间了还会做点点心卖的,等再赚到更多的银钱,她就去开铺子开作坊!

当爹娘的不放心,还是苏氏让李顺送大闺女去坐牛车,等李福欢的小推车绑上牛车,她跟着村里人一块出发后,李顺目送她的身影消失在小道上,才转身回去。

牛车上。

大家都对李福欢的事儿很好奇,七嘴八舌地追问起来。

“大妞啊,你真是要摆摊呢?你爹娘也舍得让你出去?”

“就是就是,姑娘家家的,你今年也十一了吧?都能说亲喽!这在家养着不好?非得出去外头抛头露面不成?”

“你爹娘怎么想的,你这孩子不懂事,他们还不懂不成?”

“可不,谁家稀罕儿媳妇这样要强的,出去抛头露面也不好听,挣钱那是汉子要做的时候,咱们女人家把家里操持好就成,往后努努劲儿,多生几个大胖小子比什么都强!”

这话一出,大家都觉得说错话了,不禁有点讪讪发笑,这谁都知道李福欢她家仨闺女,这样说不摆明打人脸么?

李福欢懒得和同村人争论,毕竟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她也不愿意跟人家多费口舌,人家的人生观跟她何关?

“没啥,就是我自己乐意去,我不就是能折腾么?打小就这般,格外婶婶婆婆们也是晓得的,我就是稀罕新鲜事儿,这既然大人们都说可行,那咱们这些老百姓也得配合不是?”

李福欢说的很好听,大家也被她堵得无话可说,面面相觑,还是觉得她不应该去摆摊,小姑娘怎么能抛头露面?

奈何她油盐不进,大家也就放弃了,直说她日后会后悔。

李福欢则是表示无所谓,“人活一辈子,我自己乐意就成。”

虽然小丫头的话挺叛逆的,但是又真的有那么几分道理。

大家也就是闲着话多,村里的长舌妇们就是爱说这些,东家长李家短的,也极其关心小一辈的的终身大事。

李福欢这副模样是别想啦,大家也不再打她的主意,只是开始暗搓搓地向她打听她堂姐李莺儿的事儿去。

她就更不想掺和了,毕竟怕麻烦,懒得插手这些事儿,“婶婶们别总问问这个啊?我哪里晓得她有没有跟人看对眼,我也不晓得她有没有跟老黄家的二小子走的近不近的,我们老李家三房和二房不对付,你们还能不晓得?”

返回顶部